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7-22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求,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以专业群建设为依托,以发展紧密型校企联合体为重点,以提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为立足点,坚持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宗旨,通过搭建校政、校行、校企平台,探索混合所有制载体建设,积极推进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不断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

一、从“四个共同”到“五个融合”,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学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形成了“共育人才、共享资源、共同投入、共同发展”校企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融合;资源互补,共筑校企协同教学平台,实现教学与生产项目融合;共建课程和实训室,实现学习与工作过程融合;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实现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融合;共同营造职场氛围,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特色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吸引韩国现代、一汽大众、惠普、中兴、上海迪士尼、山东钢铁、豪迈、五征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加盟学校,企业在学校累计投入超过一亿元,深入推进“五个融合”,有力促进了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

二、搭建校政、校行、校企平台,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

(一)搭建校政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平台

学校利用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项目建设,协调统筹各方资源,搭建校政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平台。一是,利用政府专项扶持资金,建设文化创意中心。为实现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日照市委宣传部安排140 万元专项扶持资金,依托学校艺术类专业9 个工作室,吸引12 家创意设计类企业入驻,建设了文化创意中心。我校创意设计类专业以此为平台,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教学场所即生产场所,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创意设计,学生在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指导下参与真实工作项目,按照市场要求和职业标准完成工作任务。建设两年来,年均培养文化创意创新创业人才400 余人,为日照市输送了大批文化创意设计人才。孵化小微文化企业74 家,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创意企业孵化体系。文化创意中心被确定为日照市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动漫创作基地,被省总工会确定为山东省工友创业园。2016 年,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金种子”计划第二批试点孵化器,获批山东省第二批技能技艺传承创新平台,荣获山东省第三届文化创新奖。二是,服务政府专项建设,开展校企协同创新。在日照市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下,学校与山东至信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日照智慧城市研发中心”,主要承担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规划设计、人才培养等工作,为日照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平台设计、软件研发和技术服务等全方位支持。研发团队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设有学校教师固定顶岗岗位10个、学生固定顶岗岗位40余个、全职高级开发人员50余名,校企共同打造云计算服务平台和智能化公众服务平台。

(二)搭建校行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平台

学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掌握标准、聚焦资源和牵引各方的优势,搭建校行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平台。一是,对接行业标准,深化教学改革。学校与日照市民管局牵头,由27个行业协会和日照中高职院校组成了日照校企合作发展促进会,建立起学校与行业信息融通、资源共享的平台和定期对话交流机制。二是,共建共享培训基地,促进“双证书”制度的实施。学校与相关行业共建了“日照建筑特种工培训基地”“交通行业特种工职业技能鉴定站”等19个职业资格培训认证中心,面向社会开展106 个工种的培训和鉴定工作。同时,也为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最为真实的环境,有关课程的教学考试直接和相关工种的考核标准挂钩,促进了“双证书”制度的实施。2014 年,学校积极争取成为了省二级渔业船员培训机构,年培训渔业从业人员4000余人次。三是,共建共享实训中心,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学校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合作共建“日照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中心设在校内,学校专业教师与中心员工双向兼职,承担食品公共检测服务和专业教学、实践、科研任务。目前中心已取得省级食品检验资质,为日照市食品药品检测检验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平台

学校分别与中小微企业、大企业、国际知名企业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合作,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平台。一是,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实施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学校充分发挥国际知名企业的品牌、文化和资源优势,汇聚行业产业优势资源,校企共建5个二级学院。

2007年,与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合作成立现代汽车学院。建立理事会,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薛荣兴任理事长。韩国现代陆续投入1849万元,42名专任教师到韩国本部培训,为现代集团在华企业培养在职员工600余人次,现代汽车学院已向社会输送汽车销售与维修人才3000余人。2014年,与山东网商共建股份制电子商务学院和电子商务产业园。企业引入20家电商企业入园。确立“双元一体、学做交替、四维贯通”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产业园成为山东省第一批众创空间,在校学生5个创业项目入园孵化,77名学生和5家入园

企业的15名师傅确立师徒关系,电子商务专业成为山东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015年,与山东五征集团共建五征学院。双方组织混编教师团队,五征集团投入300万元实训设备,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招生。五征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三个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企业技术骨干53人与2015级249名学生结成现代师徒关系。2015年,中兴通讯投资500万元与学校共建中兴通讯信息学院。校企双方联合制订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招生,在校生达到362人,7名企业工程师成为专任教师,开发《移动通信技术》等7门课程。2016年,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日照航空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三方共建通用航空学院。成立通用航空学院理事会,通过《通用航空学院理事会章程》,健全完善议事规则和运行制度。2007年以来,校企合作二级学院为合作企业及相关企业培养毕业生20000余名,培训教师60 余人,共同开发课程47 门,企业住校授课工程师30 余人,联合培养在校生4000 余人,为合作企业培训在职员工10000 余人次。二是,校企共建专业,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学校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技术、优质资源和管理模式,合作共建16 个专业,打造与职业要求一致的教学内容和真实的职业环境,共建基于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培养方式及内容,共推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学校依托软件测试专业,与惠普软件(济宁)人才产业基地合作共“惠普软件测试”专业方向,企业投资1000 万元建设“惠普软件测试标准实验室”,学生第6学期进入惠普基地开展实训和毕业设计,免费参加“惠普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考试。与东方领航合作共建空中乘务专业,与亚太森博集团共建工商管理专业(制浆造纸工程方向),与万豪国际集团合作共建酒店管理专业,实现了从合作招生、合作培养、到合作就业的全程合作。三是,校企共建订单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校企共建38个订单班,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把企业案例、标准、文化融入教学,培养出的学生有着技术高、适应快、归属感强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与一汽大众合作开设机电、汽车专业“一汽大众班”,与蓝海集团合作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蓝海精英班”,与联想集团、思科集团合作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联想班”“思科班”。近几年,累计为企业订单培养40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

三、以混合所有制载体建设为重点,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

学校积极落实《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求,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了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训培训基地。

(一)推进混合所有制性质二级学院建设

一是,三方合作成立通用航空学院。根据日照市发展航空产业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日照航空院士工作站落户我校的重大机遇,引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依托日照航空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日照锐翔通用航空公司等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实训条件,以学校现有机电、汽车、电子信息相关专业人才储备为基础,组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通用航空学院。2017年1月,签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日照航空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三方共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通用航空学院协议书》,初步形成责权利明晰的合作协议。二是,三方共育联合实施人才培养。与山东太古飞机有限公司签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与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持证”上岗奠定了基础。按照CCAR147机务维修专业标准,创新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双证教育”,切实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推进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建成通用航空实训中心、航务运行控制实训室两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通飞集团、辽宁锐翔航空、山东滨奥、日照机场、日照航投、山东太古等高校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三是,完善通用航空学院管理体制。2017年9月,成立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通用航空学院理事会,通过《理事会章程》,健全完善议事规则和运行制度。通用航空学院理事会由各合作方代表组成,负责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及重大事务决策。充分发挥理事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理事单位的联系,构建了共建、共赢、共享的长效机制。

(二)探索混合所有制性质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一是,共建五征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学校依托汽车检测与维修、会计与统计核算和工业机器人应用等专业,与山东五征集团合作组建五征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在管理体制上,成立五征学院理事会,明确了基地建设的投资比例,建立健全了资产管理、收益分配、质量监控及风险防范等相关制度。截至目前,学校投入25万元专项经费,企业先后拨付93.94万元用于基地建设。二是,校企联合培养学生。依托五征集团强大的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校企双方围绕人才培养,共同制定管理制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发课程,组建双导师教学团队,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了学生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三是,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在就业上,五征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优先为五征集团培养技术应用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五征集团每年为学生提供用人岗位,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优先录用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截至2018年上半年,成功为五征集团培养2015级学生20人。

(三)探索混合所有制性质的实训培训基地建设

一是,获批驾驶人实训培训基地。2018年6月,依托学校现代汽车学院资源,与日照君青能源科技公司签署驾驶人培养培训基地校企共建框架协议,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共建等各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制定培训基地管理制度、员工考核管理办法标准等,为后续业务的顺利开展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2018年11月,省交通运输厅正式批复我校成立大型客货车驾驶人实训培训基地,成为山东省第一家混合所有制性质的驾驶人培养培训基地。二是,开展大型客货车驾驶人培训。基地引入行业员工考核标准,构建了系统的大型客货车驾驶专业课程体系。面向日照及周边地区开展客货运输驾驶技术、维修养护技术职业培训,有力提升了日照市及周边地区大型客货车驾驶人整体素质。

目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与479 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其中的127 家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共建二级学院5个,共建专业13个,订单班38个,联合制定144门专业课程标准,校企共同开发教材246门,6个专业开展国家和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连续两年被确定为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被世界职教院校联盟授予卓越奖校企合作铜奖。

分享到:
关闭本页